哇!宝藏B站竟然有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启蒙纪录片,给孩子看真是太好了!链接收藏!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那就让 同样出不去 总有干货与惊喜的 大手牵小手,来给大家找点好资源吧。
提供特定的物理条件,能不能制造出一朵云?
下雨的时候到底应该走还是跑,才能少淋到雨?
天冷的时候妈妈坚持要你戴上帽子,这究竟是瞎操心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生活中的日常现象,都藏着有趣的科学原理,但给孩子看的科普纪录片,需要贴近生活,活泼有趣,表述清晰,语言浅显。
这方面,其实B站(bilibili)上有不少好资源。手手君从几十部口碑不错的科学记录片中,精选出四部推荐给大家。老母亲们日理万机,能抽出时间陪孩子就不容易,耗时费力的事就交给手手来办吧。
待在家里的暑假,也要过得快快乐乐,多姿多彩。
01
慎重模仿
对于这个世界,孩子的脑子里盘桓着各种奇思妙想,却往往得不到答案。
这部《慎重模仿》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真的把这些想法当回事,并且不惜血本地去实践和求证,为那些看似无稽的问题寻找答案。
比如为了验证法拉第原理,动用了一所实验室。
为了模拟飓风,出动了一个小分队。
为了体验风的毁灭性力量,主持人奔赴了南半球最大的风隧道——福特汽车位于澳大利亚的强风实验室,直面200公里每小时的强风。
如此任性的实验条件,让观众直呼过瘾!
求证的过程看起来很傻甚至很危险,但那种不靠主观臆测、用事实说话的态度,却很值得教给孩子们。
比如在《天气》这一集中,就提出了这些问题:
提供特定的物理条件,能不能制造出一朵云?
下雨的时候到底应该走还是跑,才能少淋到雨?
天冷的时候妈妈坚持要你戴上帽子,这究竟是瞎操心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一定的湿度、温度、气压、灰尘……全都具备后,云出现在透明盒子里。
第二个问题却要费一番周章。
主持人穿上特制的衣服,分别用走和跑两种方式通过同等长度和雨量的人工雨幕。
然后称量衣服上淋到的水量。
经过称量比较,相同的路程跑步通过比走路通过淋到的雨要少一些。
为了解答第三个问题,主持人可是遭了罪。
他在身上插满各种管子监测各处的体温,然后两次进入零下20度的冷库,第一次戴着帽子,第二次不戴。
第一次他在冷库里待了一小时,只有轻微不适。
因为头部的表层血管无法像身体其它部位的血管那样通过收缩减少热量损失,帽子很好地减少了头部热量的散失。
第二次因为没戴帽子,身体各部分都感觉更冷,体温下降也更快。才40多分钟就出现了类似低温症的症状。
所以,听不听妈妈的话不应该取决于心情,而应该求助于科学。
片子分8集,每集23分钟左右,分别探讨了闪电、爆炸、汽车碰撞、火、太空、声音、重力等问题。每集都有实验有真相,让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观看链接【免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s411g7QL?p=1
02
无厘头科学研究所
大家平常都爱看的那种作死视频,各种摔跤磕脑袋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其实那些看似勇敢的行为因为缺乏科学的指导,都是愚蠢的冒险。
有一部纪录片运用科学原理揭示这些错误的关键和原因——杨氏模量、引力势能、静态平衡……这些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科学原理,让大家在哈哈大笑后还能收获有用的知识。
雷雨天为什么不能待在室外?因为雷电会把大树变成炸弹!
闪电击中树时,巨大的热量使树干中的水分瞬间蒸发成气体,使得树皮爆炸。
不止是树,许多高大的物体都是这样,所以还是乖乖待在家里吧。
登山是一项充满危险的运动,要享受登山的乐趣,就得掌握好三大基本要素:平衡、摩擦力、脚部位置。
首先你需要降低身体重心,同时尽量贴墙走,这样能更好地保持平衡。
如果不小心在松软的山体上踩到一块花岗岩石,后果就会是这样。
因为花岗岩质地坚密,杨氏模量(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很高,被踩到时只会压缩很小的量。而它底下的地面比较软,受到上部压力时产生的压缩量要大得多,这样一来悲剧就难免了。
所以登山不光体力要好,眼力也很重要,看清楚再下脚。
在山坡上快速奔跑也是很要命的。
因为干燥紧实的地面上有一块松动的石头,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小,一旦受力滚动起来就很难停住,直到你摔成这样。
高空丝绸特技的美不光来源于动作的艺术性,也借助了复杂的物理原理。
几位物理没学好的同学,就尝到了万有引力的厉害。
这位同学本来和绸带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平衡。
一旦开始旋转,丝绸和身体的接触面积迅速减小,无法再承受身体的重量,迎接她的就只有垫子了。
这位同学的常规姿态保持得很好。
可她突然想要换一只手来支撑身体重量,而这只手的角度根本无力提供支撑。
于是观众就听到了一声惨叫。
陆地瑜伽不够玩,有人把它移到了水面上。
陆地上很轻松能做起来的倒立哦你工作,为什么到了水上就不行了呢?
因为倒立时人体需要保持静态平衡,将重心稳定在支撑基础上。
但浆板和水面间的摩擦力很小,导致浆板一直在水面上晃动。
浆板上的人就要随时调整重心来适应这种晃动,这可不是个好干的活。
又搞笑又正经,还干货满满,这部片子因此而经久不衰。
22分钟一集,目前已经做到了第七季。还能有底气搞付费观看,足见人气之高。
观看链接【付费】: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3561/?from=search&seid=639241236462787749
03
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好玩、有趣、精致、严谨……出自BBC之手的《你最想知道的科学》集齐了所有这些优点。
片中关注的问题千奇百怪:奇妙的人体、宇宙的奥秘、爱因斯坦、大脑、进化、速度、工程……
伟大的爱因斯坦不仅是个科学家,还是个八卦王,他的故事多到让你瓜都来不及吃。
1879年的德国,爱因斯坦宝宝出生就带着一个超大的脑袋。贵人语迟,他因为开口晚而被女仆唤作“小笨蛋”。
其实他只是喜欢说完整的句子,不稀得一两个字地蹦。
小时候爱因斯坦对数学和其它神秘的事物感兴趣,但他可不是个好学生,把学校叫作“兵营”,管老师叫“中尉”,读到高中就辍学了。
然后又是高考失败没能上大学。17岁时又考了一次,终于考上了。
这时候他又开始叛逆:逃课,顶撞老师,不好好听课,气得教授们脑袋冒火。
到22岁毕业时他没有工作,只有一个怀了孕的女朋友。
后来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给了他一份职员工作,让他有了几年清闲时间。虽然他开玩笑说自己的工作是“补鞋“,实际上他在那几年里写出了很厉害的论文,开始了物理研究。
研究内容之一,就是举世闻名的相对论。
1919年,亚瑟·爱丁顿爵士拍到了日食的照片,发现引力可以使光光线发生弯曲,这证明了爱因斯坦的时空理论是正确的。
一夜之间他成了世界名人。
不过这个名人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好像别的时候都不怎么靠谱。
在学校不仅劣迹斑斑,还爱撩妹。据说他报考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同级别高校中唯一接受女学生的。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就是他班里唯一的女生。后来两人离婚也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大男子主义和婚内出轨。
他在媒体面前也没个正形。72岁的生日派对上,摄影师让他对着镜头笑一个。结果他一转头伸出了舌头。
我们的大脑真的只使用了10%吗?别再相信这种鬼话了。
虽然不知道制造这条谣言的目的是什么,但大脑这个只占体重的2%的器官,却消耗了我们每天近四分之一的能量。
如果只能利用10%的功能,人类为什么要在漫长的进化之路上制造出如此硕大的头颅,大到可以使产妇难产而死?
我们怎么可能在进化出这样的大脑之后再让90%闲着?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巨大而且结构复杂,是一个时刻都在努力工作的整体。
喝杯茶这样简单的事情,也会在你的大脑里引发一场雷暴。
它需要知道茶是什么,海马体会唤起所有有关茶的记忆。视觉中枢将茶杯和茶托区分开,让你不会拿错。运动中枢把茶杯送到嘴边。
大脑里有850亿个神经元和85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而它所拥有的脑细胞数量,比银河系中的恒星还要多。
即使在休息或聊天时,大脑的一部分也仍然在工作。
我们可以锻炼大脑来提高智商吗?
剑桥大学做过一个试验。8位科学家和11000名志愿者参加了六周的脑力训练。
做过12个大脑训练游戏后,大脑的智力没有任何提高。
大脑训练也许无法像身体锻炼一样有效,它只能帮助你在一些特定的任务上获得进步,但无法让你变得更聪明。
好消息是,长期演奏乐器,因为高度专注和动作协调,可以从生理上改善大脑。所以演奏乐器是训练大脑的好方法。
虽然每集都长达45分钟,但只要看上5分钟你就会被它深深吸引,那些脑洞大开的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诙谐搞笑的动画,很快就会让你忘记时间。
虽然有些无厘头,但看完你会觉得好有意思,那些的确是我们”最想知道的科学“。
观看链接【免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5721331/
04
大科学实验
NHK2010年开播的系列科学实验节目,每集10分钟。
它以“不试不知”为主题,不惜血本地用实验证明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告诉孩子什么叫”用事实说话“。
比如,太阳光能用来做饭吗?
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可以获得热量。如果有足够多的镜子获得足够的热量,能不能做出一顿像样的料理?
实验小组摆上了30面镜子,将太阳光聚焦于一点,但获得的温度显然不够做饭。
当镜子增加到120块,温度立刻就能把水烧开了。
放上一个蔬菜拼盘开蒸。12分钟后,熟了。
别高兴得太早,真正的考验在后头——烤制牛排。
众目睽睽下烤了5分钟,牛排纹丝不动。挑战失败。
那就再往大里整,要不怎么叫“大~实验”呢?
500面镜子一圈圈排开,聚焦点的温度直冲300多,牛排放上去滋滋地响。
不一会就烤得略带微焦,火候刚刚好!
事实证明,只要阳光够足,用正确的方法聚集太阳光真的可以做饭!
在磁铁边上转动铜线就能发电,跟中学物理课上讲的铜线切割磁力线发电是一个道理。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念头: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大磁铁,如果有人在地球上用铜线跳绳,是不是就能发电?
理论上可以,事实呢?那就试试。
一个人跳,小灯泡毫无反应。
但仪器上的指征显示电流已经产生,只不过非常微小。
把铜线延长到13米,并且增加一组,用同样的角度和速度甩起来,电流明显加强了。
增加到10组,灯泡还是不亮。
但摸对了路子,也许只缺一个更大型的实验。
走起!
6千米铜线,250人,巨大的场地,只为点亮一只豆大的灯泡!
对,就是有人干这么傻的事。
一声令下,开甩!
这么多人要频率角度一致地甩动铜线,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经过练习,也还是做不到完全同步。
试了多次,人都累得不行了,还是没能感动一颗小小的灯泡。
实验结论:在地面上甩动铜线可以发电,且铜线越长发电量越大。但是如果甩动不一致,即使6千米的铜线也点不亮一颗小灯泡。
片子每集只有10分钟,节奏非常紧凑,一环扣一环的条件设置很有说服力。
关键是它能动用大量的资源来验证那些平常人“想想就算了”的假设,显得诚意满满。
观看链接【免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291104/
OK啦!
大家还有什么想看的,不妨告诉手手,让我们一起在陪娃的路上手握利器,眼中有光!
欢迎你关注 大手牵小手 这个宝藏级的公众号!很多名师、名校长以及鸡娃有道的家长,都源源不断地提供者各种好的方法和资源!记得把 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涨知识又好看的片子,可以戳 大手牵小手 之前的精华推荐:
《哇!这些5分钟左右的奥斯卡获奖动画片,又美又暖心,蕴含哲理,太适合亲子观看了!》
《宝藏好资源!TED-Ed出了给孩子的128集动画片,从人文历史到自然科学,每集5分钟,赞!》
《竟然有这么好的化学启蒙片:讲历史、教科学,门捷列夫大神立功了!》
《这些每集才5分钟的优秀纪录片,不伤眼又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推荐!》
《这几部思维益智的纪录片,教会孩子用理性思维明辨真伪,逻辑强大更聪明!》
《赞!这部新出神作,每集才5分钟,把东西方文化史为孩子串成气势恢宏的一条线!》
《这部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槽点不少,但真的很适合跟孩子一起看!》
《BBC拍了一部给孩子看的哲学动画片,每集5分钟,简洁中见智慧!【好资源】》
《BBC又出优秀儿童科普短视频,《Do you know》实拍万物运转的道理,好赞!》
《这么有喜感的纪录片,5分钟一集,给孩子做中国艺术启蒙挺好!》
《日本又出高分思维益智节目啦,这次教会孩子统筹规划的思考能力!》
《竟然有这么好的化学启蒙片:讲历史、教科学,门捷列夫大神立功了!》
《怒赞!这档日本儿童设计节目太魔性了,美育和科学一网打尽!》
《敢用这两个字做题目的纪录片,是寒假最值得和孩子一起看的重磅好剧!》
《豆瓣9.3分的神作!这些和书有关的奇趣故事,献给爱阅读的孩子!》
最近很多家长怒赞的文章,可以戳蓝字标题阅读:
《为什么一个做国际教育的老师,却坚定地给孩子选择了体制内路线?》
《幼升小的娃,这段时间最应该做什么?这份5000人的调查报告,看完豁然开朗!》
大手牵小手 这个宝藏公众号还有更多好文,理性实用又容易上手,可以戳图进入专题,从语数英荤鸡到音体美素鸡,你要的干货都有!
怎样才能不错过
这么多好福利&好资源
进入“大手牵小手”微信公众号
选择“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任何精华文章以及各种福利啦!